close

  1月30日二手製冰機14時,北京首都國際機場,李佳興(中)和母親接到了父親,一家人在北京團聚。
  中青西裝在線 於冰攝
  1月30日,除夕,馬海英拉著10歲的兒子李佳興,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哭了。這是7年來她第一次和丈好房網夫、兒子一起過年。
  小佳興在甘肅隴南市成縣紙坊鎮中心小學讀小學5年級,從3歲起,爸爸李彥輝就去了新疆打工。和父母一起過關鍵字廣告年的回憶,就一直停留在了3歲。
  今年,在中國青年報社、衛康公益和團甘肅省委共同舉辦的“快樂學澎湖民宿校”公益活動中,小佳興說:“我每年的願望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年,可是6年都沒有實現過。”
  1月28日,中國青年報官方微博轉發了小佳興的夢想,迅即引起眾多網友的關註。僅僅過了24小時,就有一位熱心網友聯繫本報,表示願意幫助小佳興全家來京團圓。
  “以前最遠去過縣城”的媽媽馬海英,帶著連縣城都沒去過的小佳興,“一下子就來到北京,像做夢一樣”。
  等待
  1月30日凌晨1點,小佳興和媽媽坐著“很好玩,一會兒上一會兒下”的飛機,降落在首都機場。
  儘管夜色已深,但在去賓館的路上,小佳興仍然一直盯著窗外看,“北京的路真平!我們那裡,從沒見過這麼平的路”。
  小佳興的爺爺李銀生83歲了,是個抗戰老兵。小佳興家裡的5畝地,主要靠馬海英種些玉米、土豆,家中基本沒有“活錢兒”。2006年,李彥輝就遠赴新疆烏魯木齊打工,現在在那裡的一家煤礦企業當水泵工。
  水泵工對煤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由於這份工作的特殊性,即使在節假日期間,也必須保持礦上水泵的正常運行,“稍有差池,整個礦區就都被淹了。”李彥輝說。
  走出家門的那一年,李彥輝沒有想到,未來的春節團聚對於他和家人竟是如此奢侈。“有一次過年票都買好了,但最後走不開,還是沒回去。”李彥輝說。
  “每年過春節,佳興都問我:爸爸怎麼不回來?爸爸去哪裡了?”這讓馬海英覺得難以回答。
  其實,李佳興並非不理解父親。
  馬海英說,她偶爾也會抱怨自己一個人既要照料孩子,又要照顧一身病痛、年過八旬的公公。這時,李佳興會像“小大人”似的反過來安慰媽媽:“爸爸這樣做是為了我們大家,你有啥忙不過來的事,我來幫你做。堅持挺住!”
  筆者發現,11歲的李佳興小手上有幾道已經結痂的傷痕。馬海英說,這是李佳興課餘時間幫她搬柴時劃傷的。
  住在北京的賓館里,小佳興迅速學會了用“門禁卡”,幫助媽媽進出。30日中午,母子倆去機場接從烏魯木齊飛來的李彥輝,一天里坐了兩次地鐵,小佳興說:“地鐵真快,和飛機一樣好玩。”
  團聚
  見到丈夫走出機場的那一刻,馬海英放任自己的眼淚,狠狠地哭了一回。
  丈夫2006年就開始外出打工,這些年來她從沒抱怨過李彥輝春節不回家,但一個女人支撐的家,多少不易都只能咬牙扛下。
  李佳興的家在隴南市紙坊鎮附近的一個半山腰上,全村共144戶人家。馬海英說,家裡沒有水用,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就要起床,走1個小時到村外的土井里打水,再用扁擔挑回來。
  這個家庭的5畝土地,剛夠自給自足,除了李彥輝每月從新疆匯過來的1500元,家裡沒有其他的收入了。“每月能剩下三四百元,這是在沒有什麼病的情況下。”馬海英說。
  每逢春節,按照當地風俗,通常每家都會殺一頭豬,這頭豬要吃一年。馬海英說,家裡到年底只能剩一點兒油,沒有肉了,肉大概在4月前後就會吃完。在這之後,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會買肉,平均下來,大約每月只能吃上一次肉。
  在中國青年報官方網站中青在線接受訪談時,對著鏡頭,李彥輝背過身,用手背擦著眼淚,“我從來不哭,外邊打工多苦我都沒哭過。只是,我妻子真的為這個家庭付出太多了”。
  李彥輝說,他平時也思念兒子,但怎麼也沒有想到能在北京團聚。“我也沒想到前兩天還在山溝里種菜,現在就到北京了。”馬海英笑了,眼圈又紅了。
  年夜飯
  這一家的年夜飯,是在全聚德吃的烤鴨。“好吃!吃撐了。”小佳興說,回去要給同學們講北京的烤鴨。
  除了餐廳工作人員的一聲“新年快樂”讓這個家庭感到溫暖,還有全聚德中國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在互聯網看到了小佳興來北京圓夢活動後,主動與本報聯繫,表示願意為小佳興一家提供年夜飯。
  年夜飯後,在中國青年報社的夜班編輯部,還有一個驚喜在等著小佳興。中國青年報總編輯張坤送給小佳興一架遙控飛機作為新年禮物。到北京後,一直都在興奮中的小佳興頭一次紅了眼圈。
  說到自己的新年願望,小佳興說:“我希望明年還能和爸爸一起過年!”爸爸李彥輝眯著眼,摸著小佳興的頭:“行!爸爸努力!”
  本報北京1月30日電
  相關專題見中青在線:
    (原標題:除夕,我終於知道“爸爸去哪兒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10dazuw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